年轻藏家——收藏一个时代
来源:古钱币收藏网
时间使艺术被封存在历史的尘埃里,以往收藏将它们挖掘擦亮,陈列在展台之上,赋予艺术全新的生命。而今,时代的更迭也带来了收藏观念的更迭,随着新一代藏家从父辈的观念中走出,他们将不仅仅满足于挖掘历史,而是以他们独特的品味收藏一个时代。
喜爱是收藏的生命之源
周大为1987年出生于林瀚,曾两次参与举办ART021艺博会,周大为在遵守市场规则的前提下,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收藏体系,并坚持所藏之品要符合自己的脉络。在他看来,喜爱是收藏的生命之源,没有喜爱,收藏的意志将会衰竭,从而导致收藏的枯竭。
韩回之生于古风家庭,父亲韩天衡偏爱收藏古画,印章,自幼受古风熏陶。然而与父亲不同,韩回之更钟情于对笔墨纸砚、折扇香炉、漆器犀角等古玩的收藏。在他看来,收藏的态度并不是应止于观赏,而是可以拿在手里把玩、使用,使它们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吴亦深,书画家吴湖帆的曾孙。对于收藏,他更注重艺术品的精神内核。多年以后,艺术家收藏家作古,能够流传的只有艺术品本身。与某些广泛关注世界各国艺术的收藏家不同,吴亦深将目光锁定于江南,在这座古风浓郁的小城探寻文脉的延续。吴亦深的收藏以中国传统文人精神为核心,藏品从古代到近现代,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体系及审美原则,将江南文人的精神和文化传递下去。
除了周大为、韩回之、吴亦深,还有许多年轻的收藏家以他们的眼光从新定义收藏的意义,与老一辈的古人情结不同,他们更注重在藏品中体现自我的审美和观念,并注重精神而非物质的传递。中国嘉德拍卖油雕部主管李艳峰认为,年轻藏家的收藏和当下的意识形态有很强的互动。在全球化时代的感召之下,他们的触角将伸向世界、拥揽更为前卫的艺术。他们将不仅局限于对历史艺术的再现,而是将收藏他们的时代,并以独特的品味推动艺术品市场的进程。?
上一篇:精品钱币“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
下一篇:葡萄酒好,该不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