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君 唐山君(女)1962年7月出生于上海这个充满海派文化的城市,曾任上海山君刻字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普陀曹杨商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印章行业协会副会长,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海外艺术品研究生班。在普陀地区落户已近30年,她历来把公司开在家里。她的宗旨是:公司的信誉比家更重要。她对中国四大名石、玉器、 绘画、篆刻都有颇深的研究。尤为喜爱收藏各式玉石,寿山石,自称为“玉痴狂人”。她的(山君撷玉斎)斎名乃是著名书法家刘小静老师亲自题写。 记者:张蓉 在曹杨路上的联农大厦里,有一家老牌刻章公司,我是看着他家的招
大将军、大学士、两广总督、一等嘉勇公福康安等在藏文武大臣,根据乾隆皇帝的谕旨,联系西藏实际,反复思考,提出方案,并会同达赖商议,传达帝谕,积极解决西藏善后问题。福康安先将善后章程大意,告知达赖喇嘛,观其反应,达赖坚决拥护帝之旨意。福康安向帝奏称:察看达赖喇嘛,感戴出于至诚,一切惟命是听,断不敢稍形格碍。达赖还特向福康安告称:此次官兵进剿廓尔喀,收复边境,卫藏得以宁辑,实深欢感,即日专差喇嘛赴京,进表谢恩。班禅亦因感激帝恩,恳请差人赴京,赍进表贡,福康安上报朝廷,乾隆帝十分高兴,谕允其请。乾隆五十
清宣统元年(1909年)此碑记述了隆回县回民为筹办“圣忌两节”,捐资办学及扶贫济困而设立“遵圣堂”凼体的经过,及该团体的管理措施,是一份不多见的重要资料。原夫吾教之圣至大且贵,沐其教者,固久且远,诚不可不有以遵之,此遵圣堂”所由起也。溯自光绪十三年,经本寺阿訇马朝信倡首起会,共会十名,捐谷多寡不一,其时只十余担,信主管有七年,钱文增至一百余串。接管者系乡老马朝亭、华甫、春明三君,至今增至三百余串,前后办公,均庆得人。弟恐日久情杂,难免瓜分之议,曰遵圣反致亵圣。兹为保持此会起见,约五方乡老商议,复加会
中国的饮酒历史悠久,商代奴隶主贵族尤其嗜好饮酒,形成了完整的酒器系统,所以商代青铜器中也以酒器的门类最为丰富。这反映了商朝农业生产的发展,酿酒业的兴盛。由此也决定了商代的礼器以酒器为主,而在众多种类的酒器中,觝、爵是最基本的组合形式,这也是商代礼器组合的核心。商代青铜器在器形上多源于陶器,除此之外,商代还有一类像生铜器,大多以现实生活中的动物为模仿对象,如羊尊、象尊、牛尊、犀尊、虎尊、猪尊、凤尊、鸮尊等等,造型逼真,构思巧妙,工艺精湛。这些作品不仅仅是商人对神灵世界崇敬向往的反映,也是人们对美的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所有关于秦始皇陵的推测都只是停留在文献记载与传闻上,但1974年几位农民打井时的偶然发现,让秦始皇陵一夜之间家喻户晓。可如果你看过当年主持发掘工作的秦兵马俑考古队第一任队长、兵马俑博物馆首任馆长袁仲一在《秦兵马俑》一书中的回忆,你就会注意到他还讲了一个发现过程的细节,其偶然性几乎叫人难以置信。这里的引文比原著略有删节,转述如下:1973年底,陕西省临潼县騸山脚下西杨村生产队长杨培彦和副队长杨文学二人带人一连打了二十多口井后,只有一口井水较旺,远远满足不了灌田的需要。1974年3月24日下午
1959年月,山西省侯马市郊区发现一座金代雕砖墓。从墓室内砌在壁上的墓地契文看,这是金卫绍王大安二年(公元1210年)的墓葬。墓内契文中标明墓主是董记坚。墓内全用雕砖砌筑成仿木结构的正方体,特别是此壁上的小龛内,砌了一座戏台模型,台上有五个陶质戏俑。这是金代戏曲舞台形象的真实写照,是迄今发掘出土最完整的一台戏,具有学术价值的珍贵戏剧文物。现已由山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将整个墓室搬迁到站内陈列,供学术界研究龛内戏台上的五个戏剧俑,高度一般都在20厘米左右,其服饰色彩鲜明,人物造型,生动活泼:正中一人,
苏东坡在《超然台记》一文中进一步明确了寓意于物的意义,强调了凡物皆有可观……皆有可乐和游于物之外的重要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也。鲔糟啜醸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为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
银器的使用比金器略晚。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墓1951年11月出土的色金镶玉嵌琉璃银带鈎,是中国古代最早的银制工艺品秦代的金银器流传至今的并不多克。然而1979年山东淄博市窝托村附近出土的大银盘,根据盘沿处所刻“卅三年左工”,证明该器从银盘的鎏金、錾刻、纹饰诸方面,使我们看到秦代金银器制作的精细工艺水平。近年来发现的汉代金银器告诉我们,汉代的金银产量相当可观。封建上层显贵斗富,死后随葬所需求的金银器越来越多。1982年,江苏盱眙县出土了三十余件汉代黄金重器,其中有金兽、金版、马蹄金和麟趾金等。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
中国古代玉器最初是以装饰品形式出现的,五制饰品在石器时代自始至终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以后,代替小型玉饰物而勃兴的是大型的象征性武器工具及具有原始信仰性质的礼器,这类器物的出现标志着等级观念和原始宗教观念渗入玉器之中,使其成为祭祀工具或等级权力的象征物。正是因为它们是一种精神或观念的象征物,人们才会在它们的造型和纹饰上耗费巨大的精力。借以表达其中丰富的、逐渐明确起来的精神内涵。中国古代玉礼器在巫术和原始宗教中充当了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对于红山文化的玉龙和玉兽形饰(玉猪龙),就不能把它们简
青花釉里红俗称“青花加紫”,是元代景德镇窑的创新品种之一。它的做法是在釉下青花纹饰间用铜红加绘果实、花蕊等,然后上釉-次烧成。由于铜对窑内温度要求严格,且高温下易挥发晕散,所以烧成难度较大,产量不多。青花釉里红产品,一直被视为占瓷中的名贵品种。经过元明两代发展,到清雍正时,青花釉里红这一品种生产已达到炉火纯青的水平。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这件青花釉里红松竹梅瓶是雍正时期青花釉里红的代表作品。梅瓶高26.7厘米,口径8.9厘米,足径11厘米。短颈、唇口、丰肩、圈足,造型俊秀,釉色白润。瓶身面绘松、竹、梅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