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光临乾隆通宝收藏网,本站为您提供最新乾隆通宝图片及价格以及乾隆通宝价格表。
推荐链接

乾隆通宝,一枚值5万元
来源:大清铜币


  乾隆通宝,一枚值5万元

  乾隆通宝铸于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在位的60年里盛传佩带“乾隆通宝”铜钱可驱灾辟邪,背面的满文比较复杂,乾隆通宝钱径约 2.2-2.5厘米,厚0.1厘米,重约2.4-4.8克。钱面文字"乾隆通宝"以楷书书写,其字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钱背文字沿雍正满文钱式穿孔左边有"宝"字,穿孔右边铸有各局名。

  乾隆通宝连宝泉、宝源在内先后有22局开铸,多用黄铜与青铜,也引进国外洋铜浇制法。新疆地区新用方孔圆钱,开设伊犁、阿克苏、乌什、叶尔羌、喀什葛尔、库车等局,因用自产红铜鼓铸、故称为“新疆红钱”或“普尔钱”(“普尔”维语即钱的意思)。乾隆通宝只少数钱背文看见星号或汉字。乾隆通宝还有合面钱、吉语钱以及私铸劣质钱、鹅眼钱等,品类不下百种,存于世上的有雕母数种,至为珍贵。

  目前“乾隆通宝”雕母市场价格平均5万元左右。“乾隆通宝”母钱的价格大都在千元以上,而普通流通的乾隆通宝一般则在1-20元左右。

  如何辨认乾隆通宝雕母?

  所谓母钱,就是古时翻铸大量钱币时,中央和地方财政所制作的标准样板钱。母钱又叫雕母。用铜块或锡、铅块直接雕刻成钱模,铸钱时用祖钱作模,翻铸母钱。这些母钱颁发到各地,各地则用母钱制范铸币。

  母钱钱的雕制是很精良的,目前所见雕母都是金黄色的铜制,是质地优良的铜材。铜雕母的钱文很精美,字口深竣。雕母钱不见刀痕迹象,比同版流通的钱稍大些、厚重些。

  雕母钱被制成钱模后取走,工匠用熔化了的铜液浇铸在钱模上,待铸币冷却后开模,取出铸币加工打磨光洁即成。

  宋、元、明、清时期,冶金技术和采矿技术的发展,带动了铸币业的发展。明清时期黄铜铸币盛行起来。黄铜是铜锌合金。以前鉴定钱币含铜量的多少,就将币掷于地上,听声断其成色;成色高的铜币,掷与地上有金声。除黄铜外,还有白铜钱,这是铜锡合金中锡的比例大的缘故,也有一种白铜钱是镍铜。

  雕母钱体积比母钱和流通钱大,母钱又比流通钱稍大,铜质也较好。只是因为母钱是由祖钱翻砂铸成的,所以钱的外缘轮廓、字口都没有雕母深峻各方面都比雕母逊些。

  母钱除了铜制的外,也还有铁制的。铁材料翻砂制的铁母钱比同级的铜要大些、厚重些。

上一篇:齐刀形币成为古钱币收藏者的最爱
下一篇:砚台的收藏价值还远远未被开发出来


相关信息
收藏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