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光临乾隆通宝收藏网,本站为您提供最新乾隆通宝图片及价格以及乾隆通宝价格表。
推荐链接

【大清历史】少年天子显峥嵘——康熙帝计处鳌拜
来源:大清铜币



 
顺治、康熙两朝都是幼主登基,前有摄政王多尔衮擅权,后有权臣鳌拜欺君犯上,越权专横。少年天子康熙帝不甘受缚于人,与鳌拜展开一场夺权行动,最终妙除鳌拜,得以亲政。
 
四大辅臣
 
顺治十八年(1 6 6 1)正月初七,顺治帝福临驾崩。临终前,他立皇三子玄烨为储君,命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为辅政大臣。这四位大臣深受顺治帝器重,堪称股肱之臣。这四位大臣论资格行辈,索尼第一,苏克萨哈第二,遏必隆第三,鳌拜第四。
 
索尼德高望重,他文武双全,通晓满语及蒙、汉文字,随父兄办过外交,也曾跟随皇太极攻打锦州,屡屡立下战功。皇太极逝世后,他坚持要求立先帝之子为帝,挫败了多尔衮
 
称帝的计划,因而成为了多尔衮的眼中钉。
 
顺治五年( 1 6 4 8 ),摄政王多尔衮遣派索尼祭奠昭陵(皇太极的陵墓)。有人揭发索尼等人阴谋密立肃亲王豪格为帝。多尔衮趁机报复,将索尼削爵抄家。顺治帝亲政后,召令索尼回京,恢复了他的官爵,并擢为内大臣,兼议政大臣、总管内务府。
 
苏克萨哈本是多尔衮的亲信,多尔衮死后,他翻脸将多尔衮出卖,揭发多尔衮的种种逆迹,也获得顺治帝的信任,升为内大臣。
 
遏必隆是开国功臣额亦都之子,其母是努尔哈赤的第四女,他颇有战功,皇太极在时受封为牛录章京,多尔衮提拔他为甲喇章京。后遏必隆被人揭发与白旗诸王有隙,其家门亦被兵士看管起来。多尔衮将他的官爵削去。顺治帝亲政后,遏必隆讼冤,顺治帝将其复职。
 
从忠臣到权臣
 
顺治帝逝世后,康熙帝继位,由于年纪尚幼,不能亲视国事,朝政全由四位辅臣共同商议处理。索尼是四朝元老,位列四大辅臣之首,但此时已年老多病,凡事皆不多言。苏克萨哈名列第二,但他是靠告发多尔衮起家的,所以正直的大臣大多看不起他,索尼、鳌拜与他时常意见不合。遏必隆系出名门,然而缺乏执政能力,遇事无主见,常常追随鳌拜。这便给了鳌拜擅权自重、独揽大权的机会。
 
鳌拜利用手中的权势迫害与他意见相左的人,他和内大臣费扬古(与董鄂妃之弟费扬古同名)素来有矛盾,而费扬古之子倭赫是康熙帝身边的侍卫,对鳌拜不是太恭敬。鳌拜怀恨在心,康熙三年(1 6 6 4),他以擅乘御马等罪名处死了倭赫。费扬古恨之,鳌拜又以“怨望”罪将他及其子尼侃、萨哈连一同处死,家产籍没,给了鳌拜之弟都统穆里玛。
 
此时,鳌拜与苏克萨哈的关系也因换地之事急剧恶化。鳌拜属于镶黄旗,苏克萨哈属于正白旗,镶黄旗和正白旗的矛盾由来已久。多尔衮占领北京及直隶后,允许旗人随意圈地使用。仗着权势,多尔衮将蓟州、遵化府等土地较为肥沃的地区圈给自己所领的正白旗,镶黄旗的地位虽然比正白旗高,却只圈到了河间等土地较差的地区。
 
康熙五年(1 6 6 6),在事过2 0年后,鳌拜重新翻出老账,要求镶黄旗和正白旗的土地互换。苏克萨哈反对,认为两旗居住已久,不便于换地。鳌拜不加理睬,令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和巡抚王登联办理换地一事。三人商议后,认为不可行,请求停止此事。鳌拜大怒,要求处死三人。康熙帝认为兹事体大,没有同意他的意见。鳌拜肆意妄为,竟然直接用康熙帝的名义下圣旨,以“蔑视上命”的罪名将苏、朱、王三人处斩。
 
康熙六年(1 6 6 7)六月,索尼病死,不过他在死之前,做了一件有利于康熙帝的事情,他上书奏请康熙帝亲政。是年七月,康熙帝亲政。苏克萨哈经换地一事后,心生退隐之心,于是上疏请求引退,疏中有一句:“乞守先帝陵寝,庶得保全余生。”鳌拜抓住这句话,说苏克萨哈不愿还政于皇上,又罗织了心怀奸诈、久蓄异志等2 4条罪名,拟将苏克萨哈及长子凌迟处死。康熙帝没有批准。鳌拜竟然挽起袖子,似乎要动手,将康熙帝吓得心惊肉跳。康熙帝被迫准奏,仅将苏克萨哈的凌迟改为绞刑。
 
计除鳌拜
 
此后,鳌拜势焰日炽,更加肆无忌惮,甚至欺凌到康熙帝身上。康熙八年(1 6 6 9)元旦,鳌拜率诸臣上殿贺年,他穿着黄袍,颜色、式样与皇帝的龙袍一模一样,只不过顶戴有所不同而已。他不顾朝臣的私下议论,目空一切,全然不将康熙帝放在眼里。
 
康熙帝虽然已经亲政,但实权仍然操控在鳌拜的手里,任免官员、制定政策等大小事,都必须通过鳌拜同意才能执行。有一次,鳌拜装病不上朝,康熙帝亲临其宅第问候。鳌拜的枕席边竟放着一把短刀。按例,臣属面圣不得携带凶器,否则以图谋不轨罪论处,鳌拜却毫无顾忌地将短刀放在身边。侍卫见状欲拔剑护主,康熙帝镇定自若,装作不介意,从容地说:“刀不离身是满洲的旧俗,不必大惊小怪。”不过,这件事后康熙帝却下定了除掉鳌拜的决心。
 
鳌拜的所作所为已经到了危害皇权的地步,康熙帝有意除去他。然而鳌拜手握大权,党羽满朝,稍有不慎,便可能引起大乱。因此,康熙帝不敢贸然行事,只得暗中谋划活捉鳌拜。他让自己的心腹索额图(索尼之子)以陪伴皇帝玩乐为名,从八旗子弟中挑选机灵强壮的少年进宫,学习角斗、摔跤。这些少年被称为“布库少年”,布库意为“摔跤胜者”。在这些布库少年中,有一个叫做拜唐阿的少年力气最大。
 
康熙帝天天和布库少年在武英殿里摔跤玩乐,鳌拜以为少年贪玩,心中不以为然。康熙帝
 
为了稳住鳌拜,又加封他为太师。如此一来,鳌拜对小皇帝更没有了戒心。康熙八年(1 6 6 9)五月初三,康熙帝借口有要事相商,在武英殿单独召见鳌拜。鳌拜大摇大摆地进殿,侍卫拿来一把椅子让他坐下,拜唐阿在椅子背后扶着。康熙帝下令赐茶,宫女用托盘端上茶杯,茶杯事先在开水里煮过,极为烫手。鳌拜没有心理准备,接过茶杯,却因太烫而失手摔下茶杯。他下意识地弯腰去捡,拜唐阿顺势猛推,鳌拜跌倒在地。康熙帝高呼一声:“鳌拜大不敬!”
 
鳌拜始觉不妙,正当他力图挣脱时,其他的布库少年一拥而上,将他七手八脚捆住。逮捕鳌拜后,康熙帝命诸王和大臣审议此案,共列出鳌拜3 0条罪状,论罪该死。康熙帝念及鳌拜为朝廷效力年久,屡立战功,特免除死罪,改为禁锢,其党羽不是被处死就是被革职,被鳌拜陷害冤死的大臣也纷纷恢复了名誉。康熙帝从此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亲政,拉开了康乾盛世的序幕。
 

上一篇:清代掐丝珐琅
下一篇:【大清历史】我是属驴的——宰相刘墉的官场人生


相关信息
收藏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