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钱币 隋朝钱币 魏晋南北朝 春秋战国

揭秘历史:苏联协助印刷的第二套人民币
来源:古钱币收藏网 分类: 第二套人民币价格


1953年9月底的一天,一列从苏联开往中国边境口岸满洲里的列车徐徐启动。标有“技术装备”的一箱箱货物整齐地码放在货运车厢里,发货方为苏联木材公司。列车即将到达满洲里,站内的警卫人员早已恭候多时,密切注视列车缓缓停下。与此同时,十名接收人员走上列车,十扇货仓门同时打开,开始了紧张有序的货物接收工作。他们将早已编好序号的箱子搬上一辆辆军用卡车,卡车上前后各留一排警卫站立区,卡车在荷枪实弹警卫押运下很快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然而,这并非技术装备,而是人民币!揭开尘封多年的历史,已解密的档案显示,第二套人民币中的3元、5元(五三年版)和10元券为苏联代为印刷,收藏界称之为“苏三币”。这些货币在人民币收藏中被视为珍贵品种。


第二套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


当初,我国第二套人民币的面值最初设计为100、50、10、5四种,印刷总量为40亿元。但后来我方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改为只印3元和5元。考虑到实际应用的情况,又增加了10元券。设计中也经历了几次修改,票面的主景图案原10元券改为五元,5元券的主景改为3元。至于10元的“大白边”则是最后定稿的结果,在票面的鉴赏中似乎和这段历史相吻合。1至3元的各时期革命圣地景物十分系统,而5元中的各族人民欢庆胜利,则似乎更应该出现在最高面值上。至于它出现在第二高面值上,完全是因为原计划的“调整被降级”的结果。10元的工农人物和革命历程、欢庆胜利的主题在视觉上存在明显的脱节感。



这篇文章通过揭示历史档案,将读者带回1953年的一幕,展示了第二套人民币中的“苏三币”由苏联代为印刷的情景。这段尘封多年的历史揭示了我国与苏联在货币领域的合作,使这些人民币在收藏界备受瞩目。



深入了解这些背后的历史细节,让人对这些“苏三币”的收藏价值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这种历史揭示的过程也让人对我国货币发展的曲折历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人民币的设计调整和最终印刷的背后,蕴含着丰富而有趣的历史故事。



这个题材为人们提供了一扇窥探历史的窗口,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于收藏文化的热情。这段历史不仅为货币收藏者提供了更多的鉴赏角度,同时也让人对那个特殊时期的合作关系产生更多的思考。总体而言,这篇文章以一个历史故事为线索,成功地将读者引入了人民币收藏的精彩世界。



上一篇: 龙钞的收藏价值分析
下一篇: 揭秘袁大头八年版,珍稀中的珍稀